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

主题经文:

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未曾听见他,怎能信他呢?没有传道的,怎能听见呢?若没有奉差遣,怎能传道呢?如经上所记:“报福音、传喜信的人,他们的脚踪何等佳美!”只是人没有都听从福音,因为以赛亚说:“主啊,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可见,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但我说,人没有听见吗?诚然听见了。
他们的声音传遍天下;
他们的言语传到地极。
我再说,以色列人不知道吗?先有摩西说:
我要用那不成子民的惹动你们的愤恨;
我要用那无知的民触动你们的怒气。
又有以赛亚放胆说:
没有寻找我的,我叫他们遇见;
没有访问我的,我向他们显现。
至于以色列人,他说:“我整天伸手招呼那悖逆顶嘴的百姓。”
(罗马书10:14-21和合本)

⋯⋯⋯⋯⋯⋯⋯⋯⋯⋯⋯⋯⋯⋯⋯⋯⋯⋯⋯ ⋯⋯⋯⋯⋯⋯⋯⋯⋯⋯⋯⋯⋯⋯⋯⋯⋯⋯

诸位弟兄姊妹平安!

我们上次说到,我们现在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凡是口里承认、心里相信的人,就是所谓内心对耶稣基督有正确而真诚的认识,又通过言行将这种内心的信仰流露在自己生活中的人,就一定可以得救!因为这样的人本质上不是要凭自己努力去争取一个什么样的生活,而是依靠那位弥赛亚去生活。他们不再是自行其是的人,而是属于主耶稣基督的人。所以他们就在自己的挫折和问题中匍匐在上帝面前呼求祂,上帝也就帮助他们。因为“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所以今天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那荣耀的王已经得胜了回来了!这荣耀的王就是耶稣基督!他既然战胜了掌死权的撒旦,就对他的众门徒说:“你们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教导你们的,都要教导他们遵守!”所以今天我们就是这样奉差遣的人,要告诉万民耶稣得胜的好消息!告诉他们说:“耶稣已经得胜了!他正在我们的生活中掌权!也要在你的生活中掌权!”使我们可以这样传;使那些听见的人就可以信;使信了的人就可以呼求耶和华的救恩!因为“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未曾听见他,怎能信他呢?没有传道的,怎能听见呢?若没有奉差遣,怎能传道呢?如经上所记:「报福音、传喜信的人,他们的脚踪何等佳美!」(罗马书10:14‭-‬15)”。只是人没有都听从我们所传的好消息!就像先知以赛亚所说的: “主啊!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耶和华的膀臂向谁彰显呢? ”

是因为他们没有听见过吗?当然有很多人没有听见过具体的福音!但是有谁没有听到过上帝在他内心呼招呢?他们诚然都听到了!就像保罗所举大卫的诗: 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这日到那日发出言语;这夜到那夜传出知识。无言无语,也无声音可听。它的量带通遍天下,它的言语传到地极。 (诗篇19:1‭-‬4)就像使徒保罗所说的,自从造天地以来,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谁是眼不能见,但是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让人无可推诿!(罗马书1:20)

你可能会说:”我从来没有听见过上帝的呼召啊? “那么我想请问你,你有没有在生活中感受过美?如果你感受过美,那么你已经感受到上帝了!因为什么是美?美是一种没有办法被定义的东西,但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觉察到美!有人说和谐就是美。但是我们在很多不和谐的东西里也明显觉察到美!梵高的抽象派画作卖得很贵,因为很多人在这样的画作中体会到美,但是这样的画很明显不是协调的。美其实是一种和谐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就像三位一体的上帝一样,既有同一性,又有多样性(三位就体现多样性,一体就体现同一性)。我们知道上帝在六天之内创造了世界。圣经说:每一天,他都见一切所造的甚好。所以上帝是按照他以为美好的,创造了这个世界上的一切。这个世界上的每一朵花、每一颗草、每一片海洋,都体现着上帝对美的认识。什么是上帝对美的认识呢?他自己就尽善尽美!上帝就是美的本体。所以这个世界上一切美的东西,都彰显着上帝的影子。第六天的时候,上帝就用地上的尘土造人。但是单用尘土造的这个人还不是活的,所以上帝就将他的气息吹进这个人的鼻孔里,于是亚当就成了有灵的活人。我跟你们讲过,在希伯来语里面,气息这个词与灵这个词是共通的。所以我们的灵其实跟上帝有着更直接的关系。这从上帝而来的灵,见到了各种上帝以为美的被造物,就自然体验到美。你觉得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是美的,岂不是因为你向往这这花朵花精致绽放的生命的吗?你觉得惊涛骇浪是美的,岂不是因为你敬畏自然这强大的力量吗?我们之所以觉得一个东西是美的,其实体现了我们心底里所追求的,所崇拜的。你在心底里崇拜生命和力量。什么是生命力量的本体呢?岂不就是那造天地,全知全能的上帝吗?所以,「诸天述说神的荣耀,苍穹传扬他的手段」是说整个宇宙都在向我们讲述着上帝!为什么我们会在生活中体验到美呢?因为我们在所有美的东西上看到上帝的影子!

不仅宇宙万物是上帝所造的,连我们自己也是上帝所造的!所以我们自己也向自己彰显著上帝!比如说爱:一个母亲从怀孕开始就开始为她的孩子受苦。孩子生出来还要费力哺乳经历terrible two 、horrible three,要忍受他叛逆的青春期。最终孩子长大了,他就会离开你。为什么要给自己找这个麻烦呢?在我们目前这个时代,从经济的角度,从个人快乐的角度,难道不是不生孩子更简单吗?但是大部分的女人仍然会选择生孩子,有的还一生好几个!那些没有孩子的,就恨不得去养一个猫,养一个狗,来满足他/她对爱的需要。这是为什么呢?不仅如此,在我们这个世界上讲道德往往意味着付出更多的东西,但是所有人都仍然维护着某种道德底线。就是那些最败坏的,也仍然有着某种道德。为什么呢?因为当一个人不讲道德的时候他就会疑神疑鬼!一个没有道德的人他觉得自己根本就不像人!可见一个人对爱、对美、对道德的追求并,不能从我们个人利益的角度来完全解释。这是设定在我们灵魂层面的东西。因为上帝造人,造身体也造灵魂。而人的灵魂似乎与上帝有着更直接的关系,他来源于上帝的气息。人在心底里,就爱上帝所爱的,恨恶上帝所恨的。今天我们虽然因为犯罪,灵魂残缺了。不能按照上帝最初所设定的要求去运转。但是这残缺的灵魂仍然是上帝的气息所造的。上帝的气息与上帝有一种天然的联系。为什么我们会感受到美,要遵守道德和爱心呢?因为我们本来是按照上帝的形象造的!

既然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中渴望一位至善至美的上帝;既然整个宇宙都在向我们彰显着这位至善至美的上帝;既然耶稣基督就是这位至善至美的上帝,他也体现了至善至美的人性,为什么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听从了我们的福音呢? 因为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 这句话里的“话语”这个词,并不仅仅是指静态的耶稣基督话语的记录,而更是指的一种动态的耶稣基督在你心里的说服的工作(dynamic persuasion)。所谓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指的是如果没有基督在你心里不断做说服的工作,人根本就不可能真正用心听上帝的话,你也就不可能真正信耶稣。因为人的灵魂已经残破到这样一种程度虽然他在一切美好的事物上都看见上帝的影子,但是他根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理性对各种事物的观察真正认识上帝。只有凭耶稣基督亲自的牵引,才可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就好像一辆车报废的路上,任凭司机怎样㧽捣,也不能往正确的方向前进一步,只有等待牵引车来牵引。如果你就是那个坐在报废的车里的人,前面有一辆汽车正在把你牵连到修理厂去,你要怎样去配合前面那个牵引你的司机呢?你是一会儿看着这儿地方好,于是转转方向盘,想拐到这儿去,一会儿看那儿好,于是再转转方向盘,想拐到那儿去,你这不是给前面的司机添麻烦吗?你应该怎么做呢?你只要握住方向盘,按照前面司机的引导,该拐弯拐弯,该直行直行就可以了。同样,当你想要接受耶稣基督的引导的时候,你也不能朝三暮四!你也要握紧你人生的方向盘!你只要体会他对你生命的引导,以真诚的心顺服他就够了!

耶稣基督曾经在福音书中引用在他以前700多年先知以赛亚所说的话他说他之所以是要用比喻说话,因为神国的奥秘,只让他的门徒听见。其他的人,看是要看见,却不明白;听是要听见,却不晓得! (马可福音4章11、12节)当年先知以赛亚蒙召,他看见主坐在高高的宝座上,在祂底下,有中天使天军喊着说:“圣哉!圣哉!圣哉!万军之耶和华,祂的荣光充满全地!”主就问:“有谁肯为我们去呢?我们可以差遣谁呢?”以赛亚就在底下喊着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上帝却跟他说:「你去告诉这百姓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要使这百姓心蒙脂油,耳朵发沉,眼睛昏迷;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便得医治。」(以赛亚书6:9‭-‬10)因为当时的以色列人,自从立国以来,就反复悖逆,转向别神。上帝忍耐他们有几百年。只要他们稍微悔改,就赐他们尊荣、财富、强盛。 ,希望能够引导他们走上正途。但是只要以色列人稍微过上好一点的日子,他们很快就会忘记上帝。上帝间他们实在不够真诚。于是就放弃了他们,任凭他们逞着心里的情欲行污秽的事情(罗马书1章24节)。于是他们就离上帝越来越远。这些人为什么在几百年之内屡教不改呢?因为他们虽然号称是上帝名下的子民,但是其实内心却别有所爱!他们像今天的很多人一样,寻求成功富裕的生活!渴望名声和别人羡慕的眼光!虽然圣经中说的一切他们都知道,也都承认是真的。但是他们研究圣经,指望这研究可以给他们带来名誉“地位和财富。如果有人说话,触动了他们的名声、地位、财富,就算这个人说的是合乎圣经的,也一定会被他们选择性的忽略了。但是什么是真正的信仰呢?信仰不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不是一种政治正确的传统,他是你内心真正所追求、所爱慕的东西。

所以先知以赛亚很稀奇,上帝竟让他去传这样审判的信息!他就问上帝:“这样要到几时呢? ”上帝就告诉他:要等到城邑荒凉,无人居住,境内剩下的人口就算还有十分之一,也必被吞灭! 但是:“像栗树、橡树虽被砍伐,树橔子却仍存留。这圣洁的种类在国中也是如此。 (以赛亚书6:13)”既然上帝看以色列人实在不够真诚,不堪使用,就为自己自己在以色列存留了敬虔的余种。他自己引导这一小群真诚爱慕圣洁的人,传承真正的信仰。

对于与耶稣同时代的以色列人来说,认出耶稣就是弥赛亚很难吗?以赛亚书53章论到这位将来的弥赛亚的时候,就说:他在耶和华面前生长如嫩芽,像根出于干地。他无佳形美容;我们看见他的时候,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他。他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他被藐视,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我们也不尊重他。(以赛亚书53:2‭-‬3)所以这位弥赛亚并不是像当时的很多以色列人认为的那样是一个相貌堂堂,众人趋之若鹜的大人物。他是一个被很多大人物藐视“讨厌的人,就像耶稣所经历的一样;并且:哪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 (以赛亚书53:5‭-‬6)。所以他并不是一个像当时众人以为的那样凭铁杖管辖四方的人,而是一个以他受苦受刑罚来担当我们的罪的人。就像耶稣一样;“因受欺压和审判,他被夺去,至于他同世的人,谁想他受鞭打、从活人之地被剪除,是因我百姓的罪过呢?(以赛亚书53:8 )”这位弥赛亚要用死的方式来担当我们的罪。以赛亚书53章甚至提到弥赛亚要与罪犯同钉,死后却与财主同埋。这一切都完美的符合耶稣的经历。并且这个人可以施行神迹,使瞎眼的看见,死人复活。为什么这些熟读圣经的文士、法利赛人竟然没有意识到耶稣就是弥赛亚呢?可见这并不是一个圣经知识的问题!这是你内心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弥赛亚的问题!

所以摩西在临死死以前,就呼天唤地想以色列人作见证,要爱上帝,因为祂就是你的生命。但是上帝却对他预言说:“你必和你列祖同睡。这百姓要起来,在他们所要去的地上,在那地的人中,随从外邦神行邪淫,离弃我,违背我与他们所立的约。那时,我的怒气必向他们发作;我也必离弃他们,掩面不顾他们,以致他们被吞灭,并有许多的祸患灾难临到他们。那日他们必说:’这些祸患临到我们,岂不是因我们的神不在我们中间吗?’那时,因他们偏向别神所行的一切恶,我必定掩面不顾他们。(申命记31:16-18) 。所以摩西就被上帝的灵所引导写了一首诗歌,要见证以色列人的不是。诗歌中说:

他们以那“不算为神”的触动我的愤恨,
以虚无的神惹了我的怒气。
我也要以那“不成子民”的触动他们的愤恨,
以愚昧的国民惹了他们的怒气。(申命记32:21)

以色列人是被他们的血统而骄傲的。他们觉得只有自己才是上帝的子民。所以上帝说「我要用那不成子民的,触动你们的愤恨;以愚昧的国民惹了他们的怒气」,就是说要用以色列人看来不是子民的、愚昧的外邦人来代替他们做上帝选民的意思。如果还算隐晦,那么先知以赛亚在犹大国灭亡以前就更加明确的说出:

素来没有访问我的,现在求问我;
没有寻找我的,我叫他们遇见;
没有称为我名下的,我对他们说:
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以赛亚书65:1)

这就是上帝的工作要转向外邦人的意思。那些熟读经书的文士、法利赛人当然知道这样的经文。但是他们仍然一味地认为外邦人是被上帝所厌弃的,只有血统纯净的犹太人才可能上天堂!可见这仍然不是圣经知识的问题,这是我们心里到底愿意相信什么的问题!

所以耶稣基督来,没有去找那些众人瞩目的、自以为有知识的、有影响力的大人物,试图说服他们跟自己一起干!相反他去找了那些无学问的小民,社会的边缘人物,众人认为有罪的,税吏妓女这样的人!因为这样一无所有的人,才是真诚渴慕上帝拯救的人。因为这群人有真诚的心,耶稣就可以引导这样一群人写出了圣经这样的作品!又把耶稣基督的福音传向整个世界!这岂不是对那些当时自以为有知识、自以为敬虔,喊着要杀死耶稣的人一个很大的嘲讽吗?上帝明明的羞辱了他们所谓的知识,所谓的影响力!这些人听也听见了,却不明白;看也看见了,却不晓得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心中,已经别有所爱!

因为信仰是什么呢?信仰不是一种意识形态,起码不能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 (我说意识形态,指的是一种知识的系统intelligent knowledge system)信仰是什么呢?信仰的本质是人与上帝之间,像孩子与父母之间存在的那种真诚的爱的关系。一个孩子可以有时候跟她的父母生气,对他的父母发怒,可以有叛逆的青春期!但是只要孩子与父母之间仍然存在一种真诚的彼此相爱的心,这种关系就还是可以调教、可以挽回的。但是如果根本不爱呢?法国人有一句谚语说:“如果她不爱你,你做的一切都是错的!”现在中国有很多大龄单身男女出青年,女的愁嫁,男的愁娶。你问他们要找什么条件的?他们很多人都会说:“没什么条件,只要看着顺眼就行!”这就是最难的了。因为他不是真的没有条件。他只是说不清楚他的条件,没有意识到他的条件!所以你给他介绍一个不行,两个不行,因为所有的他都看着有点不顺眼。如果偶尔有一个主动去追另一个,就算这个主动追求的人是真诚的,只要另外一方不是真正喜欢他、爱他,他为另外一方做得越多,在另外一个人的眼里就显得越讨厌!他越努力追求,就越招至另外一方的厌恶。这就是法国人说的:“如果他不爱你,你做的一切都是错的!”这就是耶稣在以色列人当中所遭遇的!当时的以色列人看似在无条件的等待着这位弥赛亚,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早已设定了某种条件,只有符合这些条件的才能成为他们的弥赛亚。耶稣越是要真诚的向这些文士、法利赛人彰显他就是圣经中所预言的那位弥赛亚,越像那位弥赛亚,就越招致这些人的厌恶。在他们眼里,他所做的一切都是错的。因为他们心中早就别有所爱!他们爱一个弥赛亚,是骑着高头大马,用武力把他们从罗马帝国的统治下解救出来的弥赛亚。不是一个木匠!而以色列当中那些真正爱慕圣洁,渴望上帝拯救的人,都认出耶稣就是这位弥赛亚!

所以信仰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问题,一个人可以拥有基督教的很多知识,但是仍然不信。信仰是人心的问题。它是你内心真正所爱的、所追求的。那么什么是你内心真正所爱、所追求的呢?你到底追求什么样的生活呢? !生活总是沉闷的,让你充满激情的时候不太多,并且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对基督徒来说,也是一样!你看我现在40多岁的年纪,但是身体却像是80多岁的身体。从前很多吸引我的东西–好吃的、好看的,现在都不能再吸引我了。一顿饭做的再好,你也觉得没有什么味道。从前在高原上看星星,觉得震撼人心!现在高原上的星星还是星星,但是你的眼睛却昏花了… …我跟你们这些朝气蓬勃的人说这些,你们可能不太懂。但是只要你活得足够长,总有一天你也会经历同样的感觉。但是当你身体老去了,没有什么快乐的指望了,我们每一天所承受的痛苦,却仍然是如此真实,甚至比从前还痛!每一次愤怒,每一次忧伤,都是如此真实,切肤之痛!就算耶稣基督安慰了我的心,但是我的身体仍然痛!到底什么才是生活的真相呢?

19世纪法国有一位天才的诗人,他的名字是兰伯(Rimbaud)。如果你没听过他的名字你大概听过他的一句广为流传的诗句:“生活在别处( life is elsewhere)。他可以说是至今为止在超现实主义诗歌作者中达到最高成就的人。他是一个天才!出生在一个基督教家庭中。他的诗歌中充满了一种不受束缚的自由主义气息!生活在别处就是他在【地狱一季】这本诗集中的几句:

  生活在别处

在沙漠、海洋

纵横他茫茫的肉体与精神的冒险之旅

洪水的幽魂刚刚消散了

为什么说生活在别处呢?因为每当他觉得一种生活是美好的,就拼命去追求这样的生活。但是当他真正得到这种生活的时候,却发现,这不是他曾经想象的那种生活!他发现不管自己怎样争取,他所拥有的生活总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从来也没有真正冲破生活的牢笼!

为了冲破压制他的生活的牢笼,他10岁的时候就在学校的墙上写下过“杀死上帝! ”他渴望一种激情澎湃的生活,10几岁的时候跑去参加巴黎公社。巴黎公社被镇压以前几周时间才跑回家。 14岁开始出版诗集,后来又跟另外一个著名诗人搞同性恋。他的恋爱对象甚至为他抛弃了自己新婚不久的妻子,和襁褓中的孩子!但时间不长他却又发现自己没法忍受这种被恋人牢笼的生活,于是他就毫不犹豫的离开了他,去寻找新的生活!他找来找去,觉得自己所拥有的,总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他就又说:“ True life is absent, We are not in the world!” “真正的生活不在这里!我们根本不在世界上! ” 21岁的时候他终止了他的诗歌生涯,因为他再也写不出诗了!他不停变换自己的职业,在哪一种生活里也不能真正安分下来。 37岁就因为脚上长了肿瘤去世了。死前埃塞俄比亚作买咖啡的推销员,领着微薄的薪水,过着自己最痛恨的生活… … Rimbaud说“我们不在这个世界上! ”但是可悲的是他确实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他想要的那种生活,根本不在这个世界上!因为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他想要的那种在沙漠、在海洋,充满激情的生活!

所以生活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传道书说:“神叫世人所经练的是极重的劳苦”;“神叫世人劳苦,使他们在其中受经练(传道书1:13,3 :10)”。今天你到底在寻求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呢?耶稣说:「得着生命的,将要失丧生命;为我失丧生命的,将要得着生命。(马太福音10: 39和合本))」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觉得你在这个世界上找到你所想要的生活了吗?那么你恐怕有失去你真正的生活了!因为你贪图游戏世间,就丧失了永恒的指望!可是如果从你原来所追求的道路上回头,甚至为耶稣基督的缘故丧失了你原来的生活,那么你会得到一种更加真实的生活,有着永恒盼望的生活!你真的因为爱慕圣洁,就寻求在耶稣基督里的生活吗?耶稣要借着每一片花,每一片叶向你彰显他的荣美,并且他要与你同在,在你一切的痛苦、挫折和问题上安慰你!并且他要将你引到永生里去。这可能就是我们在这个充满问题的世界上,所能找到的唯一真正安慰我们、唯一真正激动人心、真正有意义的生活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